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法制新闻 >> 全国新闻 >> 文章正文
律师界热议刑诉法修改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  来源:  阅读:

 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不但未能解决“监视居住可能成为变相羁押”的问题,甚至是要将过去的很多不合法的做法“合法化”,例如规定了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”
  “刑诉法要不就不修改,要修改,就好好修改??像这次关于羁押措施,就几乎没什么变化。”刑辩律师许兰亭的发言,赢得会场一片赞同。
  自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(下称刑诉法草案)进行初次审议后,刑诉法修改引发各界广泛讨论。草案中有限进步和部分倒退之处,让奔走于法治一线的刑辩律师尤感忧心。
  9月5日,在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举办的“刑诉法修改下的中国律师业”研讨会上,刑诉法草案中关于“取保候审”和“监视居住”的规定,成为焦点话题之一,与会人士呼吁此次刑诉法修改应体现尽量“不予羁押”的精神,完善审前羁押程序,放宽保释条件,以顺应世界潮流。
  难解“取保候审难”
  与会律师认为,国内一直存在“取保候审难”问题。现行刑诉法没有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的和怀孕妇女可以取保候审,但是现行司法解释中已有,而此次修法,居然没有将这两条纳入,实际上是对取保候审条件的进一步限制。
  此外,与会人士质疑,此次刑诉法草案规定:“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”可以取保,但对什么是“不至发生社会危害性”,没有界定,容易被滥用为不予取保的借口。
  “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卡恩的案件(被控性侵女性),如果在中国不可能取保候审,他自己都认罪了,怎么可能会无罪呢?但是他毕竟是可以取保的。”律师许兰亭感慨地说:“而我们(国内)现在,取保的羁绊太多了。”
  “规定了该关的,剩下的就是不该关的。”律师张青松甚至认为,取保候审这一制度本就不需设定条件,而是应当规定为不应当逮捕、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人,都可以或应当采取取保候审。
  监视居住可能沦为变相羁押
  除了取保候审难,与会人士普遍担心,草案不但未能解决“监视居住可能成为变相羁押”的问题,甚至是要将过去的很多不合法的做法“合法化”。
  例如,修正案草案第三十条规定,“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住处执行;无固定住处的,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。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、重大贿赂犯罪,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,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,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。但是,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、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。”
  对于这种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”,人们担心它沦为变相羁押。
  据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新成分析,这种做法实际上早已被广泛采用。往往是在证据不很充分时,“把人关到小宾馆、小酒店,没有对外联系的自由”,“对这种监视居住的会见怎么解决?这个草案没有提”。
  事实上,在此前的“北海四律师伪证案”中,被采取监视居住的两名律师,不仅“居住”地点不在各自家中,而且被“监视居住”多日后,家属仍然不知其下落,更遑论会见权问题。
  而按此次的修正案规定,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,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,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,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,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,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。”
  同样的规定还存在于刑事拘留和逮捕的规定中。这导致人们普遍担心“秘密拘捕”可能泛滥。
  多名律师均提到,纵观世界各国,审前非羁押的方式已被普遍接受和采纳,此次刑诉法修改也在试图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规定细化,“总的思路还是希望保释成为常态,逮捕的情况成为特例”,但体现在具体条文之中,进步性有限。
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就此次修法评论称:“15年磨成的一剑,本该引起社会的激赏,但现在看来:规定的力度、进步没有说得那么大,只应该赢得一些礼貌的掌声。”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 点击排行 ::
·福利房优惠是国家政策而..
·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简介
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..
·人大女生南昌离奇自缢身..
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寿保..
·居间合同与委托合同、行..
·对已经民事生效判决且执..
·什么是举证责任倒置?
·保监会关于中华联合财产..
·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-19..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